【Ansys Additive Suite & Mechanical】換檔叉結構輕量化與3D列印製程模擬
結構輕量化,不僅能降低製造與運輸費用,還能提升產品效能並減少能耗,透過結合設計與製程模擬,可提前掌握應力與疲勞風險、提高首件成功率,進而縮短開發週期、降低試誤成本,讓零件更輕、更耐用且更具市場競爭力。
▶整體流程
以換檔叉進行設計優化,先透過拓樸優化達到輕量化,去除不必要的部分,然後將優化結果傳回至CAD建模,再以有限元素分析驗證強度與剛性,在實際列印前進行3D列印模擬(含支撐配置與熱-變形預測),以預測翹曲與殘留應力,最終透過應力分析再次驗證列印後產品的結構強度,完整模擬整個產品設計流程。

▶結構優化
由於製程採用3D金屬列印,因此不受傳統製造限制,幾何外型可以設計成較特殊的形式,藉由軟體結構優化功能,可以計算在特定工況下各區域材料的利用率,找出可省略之處,達到強度不變質量最輕的效果(本案例約有84%省料)。

【優化前】

【優化後】
▶設計驗證
為確保輕量化後仍具足夠強度以滿足工程需求,將拓樸結果轉為CAD格式並設定工況條件,再次以結構分析比對原始設計,確認在減輕後關鍵區域的應力與位移仍在允許範圍,若發現弱點,則回到設計階段補強或調整材料分布。

▶3D列印模擬
為確保第一次列印就能成功,本案以LPBF製程為例,於列印前進行製程模擬以避免列印後變形或破裂,提前找出應力集中與可能變形位置,並以變形補償或調整支撐位置、列印方向來修正圖檔,降低尺寸偏差與裂紋風險。

▶更多的客製化工況
除了基本列印參數外,流程還可加入去除支撐、基板分離、熱處理等更貼近實務的工況條件,對列印後產品再次進行結構強度分析,透過 Ansys Workbench 串聯各項分析,能在設計è製程è驗證之間建立完整的迭代流程,確保產品既輕量並且可製造又性能可靠。
